崔与之是个真正的君子,所以就成了棋局上的冷子。
他在朝堂上独立于史相的影响之外,而凭借儒学宗匠的身份自然聚集起一批支持者,史相看似对他加官赐,主要是希望凭借崔与之的名望,树立自己名士贤臣的名声,其实全然没把他当作可用之人。
李珏则是朝堂上福州、明州士人的代表。此君对金国的立场素来强硬,多次主张废除岁币,与金国断交,他在任上格外热衷整军经武,仿佛将有事功。但贾涉看得明白,此人其实是一枚前途黯淡的闲子。
他在朝堂上总是和史相唱对台戏,在日常公务和私下往来的时候,又疯狂地阿谀史相。或许他自己觉得,这种作派能够两头得宜,其实早就被史相特地留了出来。唯一的作用,就是专门在宋金两国关系紧张时被人提起,以显示史相深谋远虑,早有与金国决裂之心。
李珏是闲子,应纯之就更惨淡了,他可以说是个弃子。
这位知楚州兼京东经略按抚使到任以后,今天想办法招诱山东西路的红袄军,明天联络定海军的水师船队,后天又偷偷往金国境内、淮阴县北面的清河口派兵,打算造成开疆拓土的既成事实。
但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朝廷中真正的大人物派出来试探所用,他办的这些事,如果成了,自然是上头运筹帷幄之功,败了,那就是应纯之希望爵赏,为国生事,不仅要丢官罢职,说不定还要掉脑袋。
贾涉觉得,金国尚有凶悍权臣在位,并非虚弱可欺,应纯之多半会败。
这三人都是贾涉的上司,贾涉也替他们分别办过事。
他替崔与之出面,安抚过运河沿线的商贾和纤夫,从而保障了地方稳定;他为李珏联络过大金国泗州榷场的守将,协助打探了金国南京路的底细;他还为应纯之约见过定海军的船队纲首,还替应纯之向某几位纲首作了许多承诺,一口气给了数千贯的重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