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李云倒不介意。
他在五月末的时候,恭敬拜见了高丽王和权相崔忠献,与崔相的一批亲信彼此交游唱和,商议金丽两国日后的相处之道。船队走得晚些,他便留的时间长些,正好也趁机探看高丽国的国势如何。
十天前船队终于离港,五天前高丽国终于召集了将近十万兵力,并点派了众多名臣、猛将为领兵之人。比如担任行营中军元帅的,是参知政事郑叔瞻;担任副帅的,是西北面元帅赵冲;右承宣李延寿为都知兵马事;金就砺依旧随军。
但这些兵马,都和崔忠献没什么关系,崔忠献也乐得他们去和契丹人厮杀消耗。所以唯独他的麾下精兵不动,只派了几名亲信作为监军。
高丽国龙武军的骑兵如何,李云已经见识过了,但其余的一军六卫大概是什么水平,他还真不知道。于是某一日他向崔忠献提出,想随军行动,看一看厮杀情形。
崔忠献倒也不反对。
他是希望金国出面,替他解决契丹之乱。但在这过程中,却不愿意显得己方过于虚弱。崔忠献身边的文武也觉得,总得在战场上稍稍压住契丹人,然后再请上国使节出马,这才不损国威。
所以,李云带着从骑二十人,轻装出城追赶大军,依旧是崔俊文陪着。
说来崔俊文因为引见上国使者时态度不卑不亢,得到许多文武的夸赞,已经被崔忠献视为家人了,前些日子还得崔忠献把自家赫赫有名的美妾桐花相赠。
一行人奔行急速,当日就过了狻猊驿,次日便赶上了大军。
这一带地势低洼,多有沼泽,芦苇和水草密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