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大了,各地驻军将校的职权也大,尤其按定海军的军户、荫户体系执行下来,更是如此。驻在前线的将校们出于各种原因,也有抓取权柄的本能。
以赵瑄而论,他是从山东临时调来的主官,想要在本地立足,自然也得有点成果拿出来给别人看,所以才想用矿冶和铁器生产作为抓手。
郭宁自家是老卒,对此看得很清楚。
好在将士们还不至于欺上瞒下,只不过有点想要造成既成事实的苗头,蒙几句郭宁的言语做掩护。郭宁可不惯着,轻描淡写两句,就把话说明白。
当下部属们俱都躬身。
“遵命。”
赵瑄起身又道:“眼下局面还有点紧张,元帅,你再过一年半载来看,咱们不止能把奉圣州和弘州两地经营好了,还能把兵力推到宣德州,推到昌州去!”
“好,那我就等着为你们叙功!”
郭宁哈哈大笑。
昌州是郭宁的故乡,赵瑄能这样说,让他很高兴。无论如何,军官们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能力,是好事。
因为草原上的动荡,之后一阵子会陆续逃亡南下的人丁,数量还会不断增加。这对定海军本来就脆弱的物资供给体系,是个巨大的考验。郭宁出巡之前,移剌楚材在中都,又一次陷入焦头烂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