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626章 难处(中) (2 / 4)
        比如金国境内大量的铜钱,都是通过走私贸易,由南朝输入的,这大大缓解了金国的钱荒问题,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大金朝廷。另外,每当大金出现水旱灾荒,从南朝走私来的粮食更是必不可少。

        因为这个缘故,大金对走私贸易的打击,一向近似于无。主要关注的,只有铜钱不得流出。走私铜钱者,徒刑五年,三斤以上死,驵侩同罪,这是大金实在缺铜缺钱的缘故。

        不过,正因为大金极度缺铜缺钱,有多么缺心眼的商人,才反而往宋国走私铜钱?这实在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到了世宗皇帝时,皇帝惟以省约为务,对宗室诸王的贪欲多所压制,但他事实上又必须保障女真贵戚的利益,要酬答支持他的诸多宗室,所以结果便是在走私贸易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此造成了海陵王建立的金国水师分崩离析,船队都落入诸王掌控。

        而到了最后,随着前一次中都大乱,有力宗王纷纷身死。而郭宁趁势接收这些船队,遂得到了定海军起家的第一桶金。

        金国在走私贸易中的受益,却不代表宋国在这上头吃亏。

        宋国的海贸之兴盛,远远超过金国。作为商业繁荣的大国,与金国的贸易,只不过是宋国巨额外贸中的一环罢了。

        此前郭宁曾听海商说起,与宋国通商往来的国家除了金国以外,还有倭国、高丽、大理、吐蕃诸部、大越、占城、蒲甘、真腊、三佛齐、大食等五十余国,在其泉州、广州、温州、明州等港口交换的商品,较大宗的就有二百五十余种。

        宋国作为巨量贸易的中枢国家,一手进一手出,有得是赚钱的来处;从金国输入的马匹和毛皮等物,又确实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

        尤其是郭宁的定海军政权崛起以后,为了保障己方的财政和粮食支应,对于本来受限的马匹贸易全然放开,甚至大加鼓励。宋国在贸易上的直接得利由此暴增,很多明州的商贾,还因此获得了政治上的好处。

        待到李云的群牧所系统逐渐深入辽东,许多宋国海商甚至用尽办法,上门去阿谀李云,以求马匹的配额,彼此之间还会为此剧烈争执,引发不少海上的血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