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621章 盱眙(上) (2 / 4)
        高邮和宝应两县,都临近宋金边界,贾涉会辗转在这一片,倒不是说他有多么出众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能把官面上、商场上的事情都照顾好。整个淮南东路,凡有人需要和淮北打交道的,都会来问问他。

        今年初的时候,就连大宋朝廷的使者意图去往中都而不得,都是贾涉给出的主意,安排的海商船队。

        盱眙榷场和对面的泗州场每隔五日轮番开启,今日轮到盱眙榷场。贾涉提前一天就离了自家任职的宝应县,带着几个仆役过来看看。

        这座榷场位于盱眙城外,靠近当年盱泗浮桥旧址的一处淮滩高地。浮桥留存下来的桥基,正好改作上码头,摆渡通航,运送货物和商贩。淮滩处用树木栅栏围出的数十亩地,便是榷场所在,经数十年的兴造,榷场里头有厅舍千间,规模甚是宏大。

        按照朝廷制度,在榷场拥有商货百贯以上的,称为大客。大部分厅舍都是大客们长期占用的,这种商户的身家不菲,所以不允许过淮河交易,金人要采买他们的货品,非得自家持了宋金两家认可的凭证,到榷场里来。

        所以贾涉一路慢悠悠逛到榷场门口的时候,刚好避过好几百的金人商贾冲进榷场里头。

        他在这片地方往来惯了,虽说只着一身寻常袍服,榷场的门口的押发官也远远地认出了他,连连挥手。

        贾涉笑眯眯地过去,探头往榷场里面看。主管官正带了一群负责巡防、搜检的兵丁,按着昨天抓到的走私小贩打板子。打得还挺用力,噼噼啪啪声和哀嚎声此起彼伏。

        这情形一直都有,贾涉懒得理会,举了举手里的一坛酒,问道:“知军和通判在么?”

        “当然不在!”

        “上司不在,老马摆什么勤恳模样?上次不是说好了,老路今天会带半扇好牛肉来!走走,咱们回厅舍去,吃酒吃肉!”

        “真有好牛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