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530章 接应(下) (2 / 4)
        但咱们只消瞒过去程罢了。抵达良乡以后,还有回来的路上,就算露了陷,又有什么关系?事都已经办成了,难道仆散安贞还能追究咱们?

        就算这仆散宣使有什么不满,论起耍狠斗勇,定海军怕过谁来?

        定海军诸将真是胆大包天,行事毫无顾忌。他们简单商量过后,便紧锣密鼓地把这事情安排下去。在短短数日之内,就有一万五千名定海军将士汇聚到了棣州。

        仆散安贞派出探马侦骑看到的,其实是从各处粮仓运输物资到棣州的民伕,而这些民伕在转运完成后,立刻就会折返各自所在的军州。负责运输山东粮秣物资北上的“民伕”,在那时已经全部换成了定海军的精锐将士。

        至于此行带队之人该是谁,反倒没什么好犹豫的。

        定海军此时控制山东和辽东的大片领地,总兵力大约在七万人上下,其中精锐约有三万。

        此行动用的一万五千善战之兵,占了定海军精锐的半数。此行又是在直沽寨海路以外,远距离插手中都局势的另一尝试。其意义之重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定海军里,深得军心,并有执掌重兵经验的,倒是有好几个,但任谁的勇猛善战,都不能和郭宁相比。而能和中都高官贵胄当面折冲,并在万一之时指挥全军,周旋在金军和蒙古军之间,随时做出关键决定的,本来也只郭宁一人有这资格。

        所以,自然得山东宣抚使亲自出马才好。

        至于什么为将帅者不宜亲身涉险的道理,那都是从来没经历过大争之世的腐儒之见。当此乱世,定海军上下数万人,谁不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