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以前不懂,是因为没接触过,不代表他们傻。在缙山和宣德州附近看了两年,他们早都明白其中的关窍,甚至还参与了许多。
马匹、牲畜、毛皮不断地从草原输出,药材、茶叶、布匹、衣物、奢侈品等等不断地输入,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链条当然不如以前直接拿刀子去抢那么爽快,胜在源源不绝,而且但凡经手,必有利益,并不用担心会白忙活。
所以一开始他们还有些不习惯,会时不时地抱怨,觉得自己成了被豢养的狗子,失去了蒙古人的骄傲和尊严;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来越适应这一套。
不仅适应,还是报团的适应。哪怕有人还存着其他的想法,也一点都不敢表露,因为如果动了其他蒙古人的利益,自家缩水的千户那颜绝对当不下去。
时间长了,其他的想法也渐渐被磨灭。
蒙古人也是人,不是什么特殊的怪物。过去数年里,他们之所以显得那么野蛮和凶狠,源于他们在草原上的生活困苦异常,而除了屠杀抢掠,他们没有别的办法来改变命运。
出发打仗结果死在半路或者生死不知,蒙古人曾经不在乎。但眼下既然已经有了点家底,大家的想法也就开始变化。
带个路就能拿到暖和的衣服,剿灭一个叛乱部落就能拿到黄澄澄的铜钱,不好么?以前我们打仗拼命,也拿不到这么多,大头都被上头的贵人占去了,落到下面普通牧民,无非几件衣服,一匹布料。
现在赚钱挺容易的,生活也过得比以前好。
蒙古人渐渐觉得,自己的命开始金贵起来。随之,让自己性命变得金贵的大周朝,看起来也就越来越顺眼,越来越值得尊崇了。
他们垂着头,听到郭宁对赵瑄说:“你在榷场的应对没有错,不必在意其它,也不要多想。”
他们听到郭宁的皮靴踏地,发出极具力量感的声音,慢慢从坡顶下来,走到他们中间。然后一个娴熟的蒙语响起:“各位起身吧,不用这么拘束。请大家来,是因为我有件事,想拜托各位去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