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手头没了直接掌控的实力,就不可能真正指挥得动那些蒙古千户、万户们,连带着他的亲近部下们,也只能做个空头的贵人,等着大汗回心转意了。
这局面,简直就和深宫怨妇等待皇帝临幸没什么区别,郭宝玉等人绝难接受。
郭宝玉最初出仕于金国,因为野狐岭大战后投降蒙古的军将甚多,他投降以后,表现也并不显眼。
直到拖雷在山东失败以后,本部折损惨重至极,成吉思汗一时难以填补他的损失,便把许多降人归置为一大营,交给拖雷去管。殊少蒙古本族亲信的拖雷,只能全力拉拢这些异族降人,郭宝玉遂得拖雷的重用。
到了成吉思汗发起西征的时候,拖雷麾下包括契丹人、女真人、汉人在内,看似乌合之众的部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宝玉父子并为大军先锋,数年间翻越雪山、横穿冰湖、强渡大河,深入沙漠,先后主导了攻占虎思斡耳朵、别失八里、别失兰等坚城,历战数百场,歼敌数十万,斩首数万级。
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蒙古军中多得是勇猛将才和杀人不眨眼的凶人,两年的西征过程中,大军纵横往来,杀死的人少说也有数百万。
但郭宝玉率军所到之处,在杀戮之外,却能按着中原军队的规矩恢复秩序,从被征服的土地上迅速调用粮食、武器乃至壮丁、工匠,充实蒙古大军的力量。
要知道成吉思汗此次西征,是成吉思汗在中原遭到沉重损失以后主动选择的战略转向,西征的目的,是为了充实也克蒙古兀鲁思的实力,进而维持与中原汉地强权的持续对抗需要。郭宝玉的行事风格,正契合了成吉思汗的要求。
拖雷因此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多次称赞,郭宝玉本人则获得了达鲁花赤也就是断事官的头衔。各地的达鲁花赤都由蒙古人担任,唯独郭宝玉是个例外。在契丹人耶律阿海病逝以后,他也是唯一一个在蒙古军中掌控军政实权的异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