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年训练和战斗的武人来说,这种胜利后的轻松是最愉快的。打了大胜仗,杀死了无数敌人,还夺取了敌方的国都,摧毁敌人的政权,这样的大胜,其意义不止在军事。每个士卒都知道,这必定会导向后来周国公的称王建制,也必定会伴随着大量的封赏。
当然,自己活了下来,能够享用到即将到来的封赏,那就更让人愉快了。
赵方和宣缯两人站在路中央,看到某个士卒随手挥舞着武器,活动筋骨,练了几下,忍不住开始唱起歌。随即有人与之迎合,一起歌唱,有时候他们唱的是军歌,有时候则换成了某种腔调滑稽的小曲,引得旁人哄笑。
赵方环视街道两旁,也看到将士脸色不太好,甚至阴沉的。
那肯定是因为袍泽兄弟或好友在昨日的战斗中牺牲了。
赵方很熟悉这种心情。这些将士的情绪会一直低落很长时间,而且暴躁易怒,容易成为军中闹事的由头,甚至可能引发营啸。所以对这些人的弹压和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他随即看到,有定海军的军官去安慰他们,还指手画脚地讲着什么,竟然引得这些将士连连点头。
赵方凑近了几步,去听某个军官说什么。
北方人的口音和南方人大不相同,好在这军官只是基层的普通小军官,口才不怎么样,翻来覆去的话语挺简单。所以赵方连蒙带猜,听明白了好几段。
大致的意思是,这次大战非同小可,战死者必定会供入英烈祠,得世代奉养,说不听替他们做法事的,还是全真教的老神仙。另外,战死者的家里,会有免赋的待遇,会得赐田,孩子会有进学读书的资格。
这些事情,光靠着孤儿寡母怎么应付?军户们没事还要彼此帮衬,你既然和战死者交情深厚,更该出面替他们顶门立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