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哪有圣人?就算有圣人,哪会是这个北疆的武夫?”
宣缯失笑。
他思忖了下,慢慢地道:“说不定郭宁有灭火的经验,提前预知到火势蔓延外围以后,内侧不那么危险。又或许,哦,对了对了,开封城里如此窘迫,侯挚又是私下排布,他根本凑不出多少引火的油料!他遣人点火的时候,唯恐不够猛烈,陷不住定海军的骑兵,结果发火药和油料转瞬消耗殆尽,自然就后力不继吧?……这种事情我能想到,郭宁也一定能想到……”
宣缯絮絮叨叨说到一半,赵方忍不住拂动袍袖,又叹了口气。
宣缯站在一个文人的角度,想要推测郭宁这么做的理由,难免从这些方向入手,转眼就想出了这些道理,也是宣缯的本事。
可赵方知道,宣缯错了。
郭宁一定没想过那么多,因为郭宁是武人,他用战场上的思维应对火场,而不是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本事。
当时谁看出不危险了?当时谁又下了这样的决心?在郭宁冲进火场救人之前,谁也不敢这么做,偏偏郭宁以周国公的尊贵身份这么做了。既如此,再去质疑那危险程度又有什么意思?
赵方懒得纠结这个问题,转而指着那些伤者:“郭宁的本事岂止在大胆,你再看那里。”
越来越多的伤者被运送出来,哀鸣和惨叫声此起彼伏。相应的,也有定海军骑士脱下铠甲,从马背上取出专用的包裹,去救治伤员。
那些骑士取出的包裹,皆作青色,里头备有明显带着止血功能的药粉,有能够清洗伤口的小瓶油膏,有用于包扎止血的白布,甚至还有塞在伤员嘴里,防止伤员呼痛时咬到舌头的小木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