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延续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此时临安城里,还没有人特别直接地感受到损失。但迟早会有人发现亲族家眷没于战乱,故乡田园毁于兵灾。当他们开始愤怒的时候,谁来出面解释,谁来负责?
甚至如果有人刻意追究,会发现最近这一年里,大宋通过海上商路明里暗里往北面贩卖了许多物资,包括巨量的粮食,还有铜铁、鳔胶、箭杆等。这都是朝廷有司历年来反复申严约束,严禁透漏的,按律,逮到了就得流三千里。
那郭宁骤然发动大军,摆出一举翻覆开封朝廷的模样,其中居然有大宋海商的功劳。那么,那些海商是谁允许的?是谁纵容的?是谁在其中捞取好处?
又是谁以为和郭宁达成了默契,能够用岁币控制开封,而用海贸控制中都,自家在其中左右逢源……结果被郭宁的军事行动生生地打了脸?
这一切聚合在一起,必定会在临安引发浪潮,也必定有人利用浪潮并推波助澜,把矛头指向执政的宰相史弥远!
“郎君,我去查一查,说话的是谁?”贾似道问道。
史宽之冷笑了两声:“不必。咱们这会儿撞见了一个,这临安城里就有一百个一千个,查出来又如何?”
“郎君,总不见得放纵他们胡言乱语!”
贾似道把楼板跺得咚咚作响。跺完了,他又悻悻道:“这些人这么嚷下去,越说越大胆,迟早会牵扯到……唉,郎君,这事情真不能宽纵!”
史宽之有些感动,拍了拍贾似道的肩膀。
贾似道这厮,看似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公子哥儿,实际上很有些手段,能办事,和海商往来也有些特殊的渠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