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连忙闪开。
一行人沿着道路一溜烟狂奔入内,以至于郭宁没看清担架上的人。他只看到担架经过,在地面留下新鲜的血迹;只听到无意识的呻吟,还有痛苦到极点却强自压抑的惨哼。
郭宁在河北塘泊间的那场梦境里,对于急救、消毒的注意事项,有些记忆保存至今。这几个月里,他也陆续把这些要点分享给了医官们。但医官们的医术,似乎远远及不上梦境中那般。
所以,这些重伤员们,多半都是要死的,郭宁对此不报太大希望。
这场大战,己方的折损确实惨烈,这与郭宁采取的策略相关。郭宁需要己方的各部兵力不断牵制敌人的注意力,以此来创造最后一击的机会。故而,有许多军民或主动或被动地,与前所未见的强大敌人进行对抗。
死伤不可避免,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死伤,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郭宁对此,本来没什么顾忌。
他在北疆乌沙堡征战多年,与蒙古军的每一次厮杀进退,总会牵扯到好几处屯堡军民的性命。在蒙古人的快马利刃之下,被攻破的屯堡里从来都没有活口。郭宁也因此被锤炼得心如铁石。
他深知蒙古人的可怕,更清楚如果蒙古人得势,将会带来怎样的浩劫。所以,他坚信为了胜利,付出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在每一次战斗过程中,他都不惜任何代价,敢于承受任何损失,与此同时,他也不畏惧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
郭宁能够在北疆的厮杀中存活下来,靠的就是这股狠劲。此后一步步险中求胜、击破强敌,靠得还是这股狠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