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主力的行军速度不可能快到这个程度,所以,汪世显至少还有两天时间,来针对性地完善防御。
汪世显已经仔细想过,明天该怎么安排。
他是最早跟随郭宁的部下,可如今,好几个人在郭宁麾下的地位都超过了他。
再不努力,难道要被郭仲元爬到头上了?
汪世显很有危机感,所以,他也就格外注意鼓舞士气,预备大战。
但也正因为鼓舞了士气,一些将士各回营地之后,难免稍稍松懈一点……这是一张一弛的人之常情,断难避免。
当天深夜,丑末寅初时分,营垒西面的望楼上,负责值守的壮丁梁阔和葛青疏正在放哨。
海仓镇周围的几处望楼,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建造的。
来自北疆的老卒们,对行伍营寨的规矩最熟悉不过,所以这几座最早修建的望楼,全都牢固规整。对几处望楼之间如何联络,以望楼为中心的哨卡如何分布,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随着精锐士卒被收缩到屯堡内部待战,而另一批将士又跟随郭仲元去了益都,留守在海仓镇的将士只剩下少量,他们大部分都成了军官,要带领临时由壮丁改编成的军队,还有少量则是集结在汪世显手里的机动兵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