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92章 拔营(上) (1 / 5)
        第92章拔营(上)

        馈军河营地,汪世显凝视着北方,在视线的尽头,一道笔直狼烟冲天而起。南方远处也有一道,只是淡些。

        这道狼烟,当然不是骆和尚在遂州点起的那股,而是沿着每隔十里布设的烽燧,快速传递回来的。

        郭宁在馈军河立营聚众以后,核心圈层的众将都知他无意在河北久驻,也认同他的意见。毕竟大伙儿都是厮杀场上挣命出来的游魂,每个人都明白,想靠这点仓促聚集的力量去和草原上的恐怖势力对抗,那不是勇敢,是找死。

        所以整个营地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内外的陈设都很粗糙,主要的精力,都摆在防御设施和哨卡上头。

        毕竟众将都是老手,举凡壕沟、栅栏、望楼、阁道之类一一布设,并无疏漏。

        根据郭宁的反复要求,尤其在营地北面,安置了半永久的哨卡十余座,都有精干人手轮番驻扎,日夜探看周边动静,随时回报。

        通报军情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是驻扎哨卡的十人队轮番更替的时候,顺便携回过去两日的人员经过记录。若有紧急情况,则由各据点配备的快马直达。

        而最危险的时候,才会燃起烽火。

        烽火只有一股,而且是骆和尚亲自去探看后的结果。那么,传递的信息最简单也最明确:蒙古人来了。

        馈军河营地的哨卡设得再远,也没法越过燕山去,而河北的地形对蒙古骑兵来说,又太少阻碍。从遂州那里到馈军河营地,就算有塘泊阻碍,路程也不过百里,蒙古前哨骑兵从遂州全速南下,一个半时辰就能到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