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金国布置在北疆的镇戍军将士,原先大都是农夫出身、顶多是接受过基本训练的土兵。他们到了北疆之后,要经历多久的训练,才能与平时锤炼骑射之术不懈的蒙古人并驾齐驱?
哪怕再怎么努力或者天赋出众,都很难做到。
当年野狐岭上,军中也有铁浮图甲士的存在。然而众人与蒙古军厮杀时,亲眼看到战场上甚至有蒙古骑士敢于催马急进,迫到二三十步内,直接以箭矢射击甲士面庞,一击毙命的。射术到了此等地步,当真可畏可怖。
好在这时候,蒙古军的箭矢并不精准。
失去了战马高速移动、迅速近退的优势以后,蒙古人终究也只是血肉之躯。一旦被成群的甲士迫到近身,先前那支被击溃的蒙古轻骑,就是榜样!
面对着不断逼近的敌人,蒙古人明显急躁了,他们选择了很费力气,却命中率相对较低的抛射,而且隔着百步左右的距离就开始施射。这通常是大军厮杀时的做法,主要的目的是骚扰敌阵或者阻碍敌人的前进,而非杀伤。
可惜,阻碍不住。
铁浮图甲士们继续前进。
八十步的距离,他们开始还射;六十步的距离,他们丢弃了木板,连连拉弓射击;四十步的距离,双方的命中率都已明显提升。郭宁身边连续有数人被箭矢射中了脖子,伴随着痛苦的嘶吼,他们淌着血,翻滚着死去了。
更多的人中了箭,却没有被伤到要害。
郭宁浑身甲胄上下,被扎了十几支箭,乍看犹如一条竖起毛的刺猬。他不得不抽空拔刀,将箭杆一一斫断,否则将要影响行动了。簇拥在郭宁身旁的甲士们,也俱都勇悍,仍旧前行。
天空中骄阳似火,郭宁的斗志也如烈火烧灼,熊熊不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