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设法避免大哥英年早逝,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至少不会有瓦剌留学生上位,也就能避免土木堡之变了。
而且父皇晚年,也不会因为担心不成器的皇孙而大开杀戒,使大明菁英毁于一旦。
退一万步说,大哥就算要削藩,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手段肯定也更高明。断不会像大侄子那样,逼得亲叔叔自焚,把江山都搞丢。
那样四哥也能快快乐乐当一辈子征北大将军,不用再走一遍父皇的血腥之路了……
这个未曾出现过的新结局,看上去是那样的美好,让朱桢忍不住蠢蠢欲动。
虽然他知道想要改变历史,肯定很难很难,而且很可能会出现辛苦半生,结果不过是螳臂当车的结局。
但随着他跟哥哥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就越按捺不住,想试一试的冲动。
~~
让朱桢最终下定决心的,是一个孩子的降生。
当然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大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