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听到这里,不由得暗自点头,心想这篇文章分析和总结得十分客观。
南韩半导体产业发力较晚,技术积累不足。与此同时,半导体产业要求的技术门槛又非常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才能实现本质突破。
要知道,南韩半导体产业的开端一般被认为是1959年,金星社,也就是LG公司的前身,研制并生产出南韩第一台真空收音机,当时的南韩,连自主生产真空管的能力都没有。嵣
而同一时期,我国的金陵无线电厂早在1953年,就生产出了电子管收音机,并大量投放市场。
起步比我国更晚的南韩半导体产业,从一片荒芜,成长为继美日之后的半导体第三大国,正是“中低端”的“大头产业效应”所带来的原始积累。
他们的主要产业,就是做存储技术。
三星和现代等头部大企业,都不遗余力的投入巨资,研发新一代的存储芯片和技术。
从1991年到1995年,南韩的存储产业增长了8.3倍,但这部分资金是由政署和财阀在关联方和贷款的紧密互联网络中提供的。
在这样的增长中,南韩方面对行业的干预埋下了隐忧。
政署通过合资企业和贷款计划严重过度建设了半导体行业。嵣
当南韩经济下行时,半导体市场将无可避免地迎来崩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