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第823章 一声哽咽!【求订阅月票】 (13 / 16)
        周伯强抬手擦了擦眼角,平复心情,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每当看到、想到我和我的祖国这六个字时,每当与朋友们在一起叙述各自生活变化和现在的幸福时,每当走在祖国各地欣赏到美丽风景时,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尖端科技获得成功的画面时,我都会由衷地泛起我爱我的祖国这一心声。回顾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更燃起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林有些惊异,因为周伯强讲话的开头,居然是这从我的祖国开篇!

        这段话,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

        大家屏息静气,严肃的聆听。

        周伯强说道:“40年前,我国刚成立时,百业凋敝、百废待兴,国家通过对上海青岛天津等地的纺织厂和纺机厂进行公私合营或收归国有的方式形成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艰难地起步。1949年,我国的纺织业,总产值48亿元,1950年为55亿元。”

        王林虽然也是纺织人,但他对这些历史知之不详,没想到周伯强一把年纪,却记得这么清楚!他不由得竖起耳朵来听。

        “我国的纺织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间,也就是一五到二五前期,国家投巨资在北金等大中城市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棉纺织厂、毛纺织厂、麻纺织厂、丝绸厂、印染厂、针织厂和纺机厂,全国纺织工业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1959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53亿元,比1949年增长4倍;后来由于******和历史因素干扰,发展极其缓慢,1976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347亿元,17年间只增长了37%。”

        “70年代初,我国先后上马了申城金山石化、辽阳化纤、天津化纤和四川维尼纶等4个大型化纤厂并陆续顺利投产,化学纤维产量从1957年的200吨猛增到1980年的45万吨。同时,各地又纷纷建设了一大批各种规模的纺织厂。化纤与各种天然纤维的混纺交织,不仅大幅度增加了纺织产品的产量,而且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纺织产品的花色品种,使纺织工业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期。”

        “到1986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934亿元!实行了30年的布票被正式取消,就是这个发展期的重要标志!我们生产的产品足够使用,不再需要凭票购买!”

        “从80年代初期,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纺织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的试点。很荣幸,我们申纺厂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还有一个重大举措,就是选择几个中心城市,由当地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将大型纺织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工业部门内的外贸公司,简称工贸公司。这,也就是我们申纺集团的由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