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强笑道:“翘翘板,这个词倒是很形象。”
钱颖道:“当股市暴跌,股票市场陷入一片恐慌时侯,股市无法让投资者们产生赚钱效应,那么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出股市,这就导致了股市的资金缺乏流动性;而这大量的资金从股市流出之后,那么这些资金去哪里了呢?当然就是流进楼市去了,这些大量流入进来资金在推动着房价的上涨的,而且股市的资金流入到了楼市也就相当于用股市的资金流动来补足楼市的资金流动了,这也就是相当于把楼市的资金进行放大。而且楼市的资金一充足,就可以促进交易买卖开始活跃起来,自然就可以让活跃的交易来带动着房价的涨高。”
邓大宝道:“这种情况,适应于资本主义地区吧?我们国内的房子,都是分配的。”
钱颖道:“所以我刚才提到了国内的房产政策。我们的股市刚刚成形,商品楼也开始放开了。你们看看这几年,我们申城的房价,上涨得有多么厉害?商品房的价格,中心地带都涨到6000多块钱一个平方米了。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差不多存一年的工资才能买一个平方米。”
邓大宝道:“边界地区的房价并不高,一千多的大把多。”
钱颖道:“其实商品房的概念,早已有之。我还记得,1980年的时候,国内就有商品房了。当时,一个普通市民要不吃不喝工作6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商品房。你们可能不知道吧?在1979年到1981年,全国有60个城市推行全价售房,但结果很不理想。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约60元,猪肉约1元每斤,房价之高可以想象,这也是商品房在国内没能盛行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穷,没有人买得起高价商品房。”
王林心想,钱颖果然有些学识。
就连王林也不知道这些历史呢!
钱颖道:“买不起,那给补贴呢?在1982年到1985年,160个城市及360个县试点补贴售房,但当时住房改革的思路以租金改革为主要思路,所以之后也不了了之。有准确房价数据记载的是在1981年,当年浙省瑞安地区商品房热卖,你们知道那时的房价是多少吗?”
王林笑道:“应该是几十块钱一平方米吧?”
钱颖道:“对了!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这是有据可查的啊!68.85元每平方米,每套房子的总价,只要2600元。这个价格看起来还比较亲民,但算起来也要一个月才能买一平方米,而且这还是在小县城。小县城的工人收入更低啊!有钱人看不起那边的房子,住在那边的人又买不起商品房。这就是一个怪圈,所以还是没有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