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日子里,邓俪君唱响在大陆的第一首歌,再合适不过。
众所周知,申城八万人体育场是1997年落成的,为了迎接第八届全运会这场体育盛会而建。
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申城就已经拥有了一座大型体育场,规模和可容纳人数,不仅是申城最大,甚至被称为远东第一的体育场。
更重要的是,它是由国人设计建造的,在那个年代很不容易。
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到了,这就是位于yp区江湾地区的江湾体育场了。
说是体育场,其实也包含了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其中体育场可容纳观众42000名,体育馆则可容3500名,游泳馆可容纳2500名观众。
360亩的占地面积,在现在看来,依旧规模不小。
不少在杨浦学习、生活、工作过的人,对这座体育场所都有所印象。倒未必是真的有进去看过比赛、演出,而是每次路过,总能看到它气势磅礴的“城门”。不同于虹口、八万人那样,外观看起来是圆圆的,江湾体育场正面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城池,是三孔券门牌楼式。
细看上面的装饰,都是我国传统的云纹、莲花纹、火焰纹。最引人注目的是两端的金属大鼎,古铜的色泽,透着庄严和神圣。原来这两个大鼎就是用来点燃火炬的。而最让人震撼的,则是拱门上刻的文字:“我武维扬”、“自强不息”。
1983年的五运会,就在这里举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