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粥沉吟起来,似乎有所悟。
王林道:“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曾想画出一副人见人爱的画,他让大家在画中标出不足的地方,结果每个笔墨都被指出不足。同样的画,他让大家标出满意的地方,结果,一切曾被指责的笔墨,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世界上没有一副人见人爱的画,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价别人,也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你就是你,独一无二,不乱于人,是人生的第三层境界。”
周粥认真的点了点头,表示听懂了。
王林道:“人的第四层境界:不失本性则无惘。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工人回答说:这棵树木一点用处都没有,用来做船,船就会沉在水底,用来做房屋的柱子,容易受到虫子的腐蚀,因为它不是一棵成材的树木,所以并不砍伐它,才能有如此之久的寿命。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周粥道:“难道说,庄子说的就一定正确?庄子活在农耕社会,他的话,放在现在的工业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
王林笑道:“你能质疑,就已经超过大多数读书人。树木弯曲,虽不能用,但是却不能妨碍他自由自在的生长。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标准下,有着不同的价值。庄子的思想或许被许多人抛弃,但同样也会被许多人奉为圭臬。”
微一沉吟,王林又道:“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我们总是问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怎么过,才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也许庄子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桉: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不迷本性。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周粥浑身一震!
这时,一个翩翩青年走了过来,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如冠玉,服装穿得极为得体,看起来低调却又有一种内在的奢华,这一点跟王林极像。
青年男子微微一笑:“茶馆!没错了,这位漂亮的姑娘,一定就是周粥同志吧?”
周粥点点头:“我是周粥。你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