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自己建大厦了,便是租房子,时间上也紧凑得很。把房子千辛万苦找下来,还得商量谈判,人家还得迁移,还要搞规划、设计,施工队进来装修,筹备组的人简直就是在玩命。
我国的改开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毫无经验可学。而股票、股份制这些明显的资本主义舶来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让很多人谈虎色变。
股份制与私有制划上了等号,股票、股份制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之物。从1984年出现股票之后,我国的股市便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艰难起步,跌宕前行,一次次触碰着传统观念的禁区。
而随着改开的不断深入,争论也愈演愈烈。
1990年年初,这场争论上升到了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的层面。被指为姓资的一个焦点,就是主张把国有资产分割成股份卖给个人,划为私有,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集体经济。
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已在全国推广,早期的股票交易已经在静安证券业务部的柜台开始,甚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私下交易、黑市交易。
而国库券、债券等证券的交易已经如火如荼。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元,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元,中介机构网点达到1600多家。
而在这一期间,一个精明的申城人,由于抓住了各地国库券之间的价差所带来的机会,几乎一夜之间就从工厂的机修工变成了富翁。他叫王林,更多人称他为王百万。
王林看到这里,不由得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没想到啊,自己再次上了报纸的新闻板块!
他瞄了一眼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叫河洛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