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这种合作关系十分的必要,如果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给《自然》,《自然》恐怕对这篇论文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以夏国科学院的名义将这篇论文发给《自然》,那么重视程度就要高得多。
        吴勇以夏国科学院的名义将论文投递到《自然》临床医学栏目。
        投递过来的论文是中英文双语,其中英文部分是吴勇的团队帮助陈潇翻译的。
        虽然这篇论文是以夏国科学院的名义投递,但是论文的唯一署名只有陈潇一个人。
        英国《自然》杂志总部。
        《自然》临床医学的这边收到了来自于夏国科学院的这篇论文。
        按照常规三位责编会交叉审核这篇论文,并且对其作出评价。
        如果论文有一定的科研价值,符合《自然》发表的条件,那么这篇论文会交给主编复审。
        主编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他会征求学术团队的意见。
        《自然》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著名的学术性期刊,除了他们的编辑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以外,在《自然》的背后还有一个国际性的审核专家组,这一些专家都是来自于全球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和前沿学术的开创者。
        当看到陈潇的这篇论文之后,自然临床医学的责编费里斯惊呆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