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一个月前,喝的烂醉的白雅儿被一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送回公寓,照片记录下了年轻人的长相,那急色的样子和白雅儿纯净无暇的脸形成鲜明反差。
第一张照片是在画家门口拍摄的;第二张照片则是一副色彩画,画中一个中年人正通过墙壁上的孔洞注视着相邻的房间,很明显这个中年人就是画家自己,墙壁上的孔洞正对着床铺,在潮闷的房间里,骨感小巧的白雅儿仿佛昏迷一般,任由年轻人翻弄。
真正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三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在白雅儿自己家里拍摄的。
看拍摄角度,是在客厅,两张照片相隔的时间并不久,看来画家也拥有白雅儿屋子的钥匙。
画面中年轻人还未完全撕扯掉白雅儿的衣服,拍摄者已经慢慢逼近。
这张照片可能是因为拍摄手法的原因,让人不由的产生了一种步步紧逼的感觉,危险正在悄然而至,然而猎物却毫无察觉。
我看着这张照片,细致的观察,最后目光定格在玻璃茶几上。
光滑的茶几面反射出一点亮光,也不知道是画家刻意而为,还是他疏忽大意。
玻璃茶几正好映照出了一只拿着尖刀的手!
三张照片日期标注了同一天,这不止是简单的艺术,还是一场蓄意谋杀。
我背后有一股凉气直冲脊柱,年轻男人和我最初的遭遇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在深夜将醉酒的白雅儿送回公寓,不同的是,我没有被美色冲昏头脑,一致保持着高度警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