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陈凡这一知半解,老爷子知道的就详细多了。
老爷子说,唐朝的时候天津卫遇上了连年干旱,很多人找原因,都找不到,后来有一个会看风水的先生跟大家说,说你们这地方干旱,不是人祸,是天灾,此地在风水上大不利,不偏不倚正处在风水位上的火龙口儿,用风水上的门道儿来讲,此地应了“火气太旺,水火不合”的格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干等三五年,要么就要在火口上建一座佛寺。
当地的富商笃信风水命理,一听说这灾年一时半会儿过不去就赶紧凑钱盖了寺院。
也就是那时候,寺院里头建了这座经楼。
经楼里藏着佛经,据说佛经能温养佛性,防止躁动,但是经楼佛寺都建成以后,一连过几天了,火气太旺的事情依然无法解决。
大家明面儿上不说,背地里都在议论,这话题的中心自然而然是风水先生的水平问题。
那个风水先生觉得这事儿让自己很没面子,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找到了庙里的主持,为要个面子他也是下了血本儿了。
他掏出本钱偷偷地给了主持四只金光闪闪的大蛤蟆,也就是金蟾,风水先生叫他们把金蟾埋在经楼的四角,做镇眼。
这金蟾跟别的金蟾不一样,它的嘴巴是张开的,呈吞吐状,说是金蟾属水,能把火气吞到肚子里消化了。
还别说,打那金蟾埋土里以后天津卫一直风调雨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