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个方法,那就有意思了。
原文说,“抱水尸棺,棺内生泥,以泥遮眼盖,通阴。”
后面的好理解:棺材里头有泥巴,用泥巴遮盖眼睛,能看到阴间的东西。
关键是这“抱水尸棺”怎么理解,什么是“抱水尸棺”?是棺材泡在水里还是棺材里有水?
捉摸了一阵,陈凡觉得这应该是个通假字,“抱”通“泡”,“抱水”和“泡水”是一个意思。第二天上学,趁着下课,陈凡颠颠儿地跑到语文老师那儿跟老师请教了一下,真给小妹妹热心补习的秦老师把爪子从那小妹妹的屁股上拿下来,一本正经地研究了一会儿,他说陈凡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通假字这个说法,有道理。
有老师这一句话,陈凡心里就有底了。
问题是,按照丧葬的传统,棺材避水是常识,人家的坟都埋在山上,上哪儿找那泡水的棺材去?
不对。
一个想法闪过脑海,陈凡突然想了起来。这泡水的棺材不是没有啊,前几天下大雨,黄河古道里好像冲出几个让水泡过的棺材啊!
当时村里的人还看见了,他们说棺材比较简陋,里头没啥陪葬品!本想抬到村子里让村民认认有没有自家祖宗,村民们又觉得晦气,懒得看。后来,听说是都捞出来扔河边了,估摸着,这两天下雨,棺材里的水应该还没干呢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