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个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他飞的是舰载机歼16,所以我就从小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航空方面的知识,歼20的几个型号他也和我说过。
难怪,名门之后,将门虎女,舰载机飞行员一直是飞行员中间的尖子,请转达我对前辈的敬意!
下面继续讲解:边条翼一直是俄罗斯血统德战斗机运用最为广泛的,我们的战斗机在歼20C型之前,一直都没有重视边条翼的运用,一直采用鸭翼来提升战斗机的机动性,但牺牲的是战斗机的隐身性能。这在之前的各类航空杂志讨论的也是很多,经过反复比较之后,最新版的歼20C型战机采用了边条翼的设计,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将歼20战斗机在雷达上面的反射面积降低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所以讲在装备的发展上还是要博采众长,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歼20C战机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采用了矢量推进技术,大家知道矢量推进吗?张洪涛又问道。
太专业了是吗,高倩你是飞行员的后代,应该知道吧?
我不会解释矢量推进这个概念,但我知道在矢量技术是怎么回事。简单的讲矢量推进就是说的飞机的尾喷管可以360度旋转。这种技术的运用,就能极大地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做出一些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之前苏27的眼镜蛇机动当时就轰动一时,但在装备矢量推进技术发动机的战机面前,这种眼镜蛇机动就变得轻而易举,这也算第四代战斗机显著特征吧。高倩看来还算半个专家,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面。
看来我的讲解已经没有必要了,你们高倩对我们的战机最尖端的技术了如指掌。张洪涛自我解嘲道。
别别,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事实必躬亲,我这些都是从书上面看来的,还有就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至于实际操作使用中间的情况还是你们飞行员体会最深!高倩很谦虚。
在高倩所做的介绍之后,我还是补充两点。矢量推进相信大家都听懂了,但是矢量推进技术的运用,给战斗机带来的变化就是,战斗机就没有原来那么温顺听话了,战机可以随心所欲飞各种动作,但是其舒适性就大大降低,这就好比骑着一匹烈马,一颠一簸。驾驶这型飞机进行战术动作机动时,身体往往要所承受8到9个G的过载,对人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挑战。所以高技术的运用,提升了战斗机的性能,同时也给飞行员带来的就是身体上的巨大的不适,甚至有时会出现黑视的情况。我身边的这个飞行员黄钊上一次就受不了这样的颠簸,一头就哇哇吐在驾驶舱的玻璃上。黄钊站在一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
所以说没有走近飞行员,觉得他们光鲜闪亮,誉为空中骄子,但实际上作为飞行员要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
张洪涛的话语让现场的通信连的女战士不免唏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