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一营一连和三连这些重伤员,按说,他们深受重伤,会被抬到后方去及时治疗,可是,这些重伤员全都拒绝,而是都掏出,就近寻找目标,然后与敌同归于尽……甚至,有不少重伤员因为实在难以行动了,就干脆躺在地上装死,等小鬼子接近后,以为这是死人而放松警惕性,结果,路过时,就被重伤员一把抱住,拉响……
而那三个重伤员,有两个是被小鬼子的小钢炮炸晕过去,有一个则是在撤退的时候,被战士们强行架走的,就这,这个重伤员还大吼大叫着要跟小鬼子同归于尽,事后还埋怨战友们让他无颜见牺牲的战友……说白了,这就是在哀兵气氛下,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与敌同归于尽,那么,后面的人自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通俗点说,这就是狠劲:老子受伤不受伤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死也要拉你一起去……对于这样一群勇猛无敌,视死如归的人,小鬼子哪怕人再多,但在士气上,也必然大为不如。心头畏怯,手中的实力能发挥出平日的七成就算了不起了。
用事后刘兵在报告中的一句话就足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一仗的惨烈——白刃战中,只要一受重伤,立即就被当成刺刀,无人不用;与敌同归,人人争先!
张青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好再说将刘兵撤职严办的话了。毕竟,军人虽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还有一句话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指的就是统兵将领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而又来不及通知后方,让后方做决定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根据战场情况作出相应的部署调整。
当然,在战后的总结大会上,刘兵还是做了检讨,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虽然在战术上这么安排没错,可对于整个大局来说,他没有及时撤退,就是错。毕竟,大局为重!这四个字如泰山一般重在心头。
胡英泽一回到团指挥部,就看到张青山满脸笑容,甚至隐隐有些激动,显然,遇到了十分高兴的事。
胡英泽觉得,还是趁张青山高兴,把这事说出来,效果会好些。
果不其然,张青山听完胡英泽对于刘兵为何不按事先计划执行,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轻描淡写的点点头,就算是知道了。
“老胡,你来的正好,可有个天大的好消息,来,到沙盘那儿我告诉你。”在胡英泽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张青山边笑着说边带着胡英泽来到沙盘前,拿起指挥棒,指着沙盘东南一处地方,笑道:“老胡,你知道一队同志在这里发现了什么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