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六百三十五章攻打魏家码头(一) (3 / 4)
        “乡亲们都听好了,我们是八路军突击团,我们是来剿灭小鬼子的,不会动乡亲们一草一木,请乡亲们关好门别出来……乡亲们都听好了,我们是八路军突击团……”

        前面是向魏家码头镇公所冲刺飞奔的突击团一营二连的上百战士,另有突击团一营一连和二营二连的数百士兵正冲向魏家码头的仓库,那里驻扎着鬼子的一个小队和几十个伪军水警,加起来有七、八十人。

        后面是宣传队边快速跑动边奋力大喊,提醒乡亲们别出门,免得误会。

        此时,天麻麻亮,街面上还没什么行人,只有少数几家店铺打开门,偶尔有一两个伙计蹲在门口正在给炉子生火,看到这么多提枪拿刀的士兵冲来,还以为是土匪来了,吓的尖叫着就屁滚尿流的跑进店铺里。

        一时间,整个魏家码头的街面上都有种鸡飞狗跳的混乱感。

        可是,看到这些人根本无视他们,也没有冲进来抢东西打人,再加上后面宣传队的人大声喊话的内容,百姓们渐渐安定下了那颗悬着的心。纷纷躲在店铺细缝里往外边看边小声交头接耳,偶尔有胆子大的,直接从窗户里伸出头去看戏……

        看到这一幕,张青山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来一些:他最害怕的就是百姓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而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损伤。

        要知道,魏家码头有很多有钱人,养了很多家丁护院,他们也都有武器,有的甚至还有轻机枪。而在最初冲进镇的时候,难免会人心惶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人跳出来开枪,或者大喊一声“土匪杀进来了,大家快出来打死他们”那么,就十分有可能引起别人的效仿,进而群起攻之。

        这在魏家码头的历史上是有过无数次证明的:最近的一次是在北伐时期,这里的军阀也是混战不断,本地的军阀就从魏家码头抽兵,结果,恰好有一股大流寇趁机想洗劫这里。可是,就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在本地有威望的大人物,见流寇不仅抢劫财物,更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一时气愤填膺,便跳出来振臂一呼,结果,整个镇都沸腾了:富户的家丁们组成主力,商户们打黑枪,渔家百姓和搬运工们从后偷袭,只用了半个多小时,这近两百人的流寇,死伤了一半,还被追杀了几十里,最终,整整被杀掉了一百六十多人。

        可以想象,张青山的担忧是多么的有道理,他通过彭老大的口告诉镇上的一些大人物八路军的政策军规,也是为此做准备之一。要不然,一旦有本镇大人物真臂高呼一声,谁能保证那样的历史场面不会再出现?

        甚至,当时的国民政府之所以要划定一个三百人的红线,也与魏家码头有一定的关系:魏家码头是当时的本县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来源。而魏家码头里富人多,土匪自然眼红,可魏家码头人多枪多,一些小土匪根本就别想打进来,而经过计算,最少也得三百人,才能在短时间内震慑住魏家码头的那些富人,才能便于洗劫。所以,才有了这条红线:镇公所的那个连,怎么也能抵挡土匪流寇一阵子,只要挡住了,那么最初的慌乱之后,回过神来的镇上百姓自然会群起围攻土匪——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官方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