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咔!”
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如游龙一般,在凡尘中闪现了一下它那巨大悠长的身姿,瞬间又没入黑云之中。
提着个篮子正要出门的向雪琴,抬头看了眼天色,转身进屋,出来时,手里多了把伞。
还没等向雪琴走几步,小雨稀里哗啦的下了起来,转瞬间就变成了瓢盆大雨。
向雪琴不在意雨水是否打湿自己的裤脚和棉鞋,她在意的是别让雨水浇湿了上衣,因为她的上衣口袋里正装着一封写给张青山的信,信里寄托着她的思念与担忧,还有告诉张青山,自己又替他欠了多少人情……因为到此地不久,加上打仗,兵荒马乱之下,从这里到延安暂时无法寄信,都是靠一些来往的人顺带转达。话说,从张青山出发到现在,向雪琴一共就收到两封张青山的信,不是不想写,而是哪怕写出来,也得等有人来往,才能拜托他们带信。
大雨越下越大,大有变成暴雨的架势,可向雪琴顾不得这些,因为她打听到,今天,有一队战士要去延安,她必须赶在他们出发之前,把信件交给他们,请他们到延安后转交给张青山,要不然,天知道下次寄信是什么时候。
暴雨下,能见度很低,但向雪琴对这附近的路十分熟悉,也就不在乎这些了。
前面就是张寡妇家。
张寡妇的男人受不了地主的剥削,便毅然的参加了革命,后来牺牲了,留下张寡妇和三个孩子,艰难度日。
好在张寡妇是烈士家属,一开始刘志丹领导的队伍暗中接济她家,后来,中央红军到来,便按烈属的条件,并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予以特殊照顾,每个月不仅能领到一些烈属款(大多数的时候是直接分发粮食),农忙时,组织上还派人给她家耕地,而她自己也养牲畜,如此,她家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最少,不用再挨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