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两百零一章开始走进干草地 (2 / 3)
        当然,农奴主的残酷惩罚也是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别看他们现在用户红军,而且农奴主们也都跑路了,可要他们跟着红军走,除非是亲戚朋友一起,否则,他们自己走了,别说亲人,就是朋友也会受到牵连,通俗点说,这就是连坐的制约所在。

        而张青山十分郁闷,不是上面说的那些,而是因为阿桑托卡大爷送给张青山一点草药膏。因为张青山在围剿野狼时,被一头逃窜的野狼顺势咬了一口,虽然只是擦破点皮,但阿桑却十分在意,非要送他一瓶药膏,张青山不收下还不行。可在张青山眼里,自己枪林弹雨都不知道经历了几回,就是生死垂危也都有两次了,还怕这点伤——不就是擦破点皮么?用口水沾沾就成了,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

        而就是这么一点根本不值得往心里去的小事,却注定了张青山在长征之路上的跌宕起伏。

        到四十九团集合后,大家吃中饭,也就是趁着这点时间,团部把中央红军过草地的经验总结下来,分发到各连去宣读,务必要让大家都弄懂要注意的各项……张青山深深地记得大家后来私下里对于长征过草地的一个总结:军民‘鱼水情’,鱼儿离开了水不能活,我们离开了百姓也同样难以存活!草地苦就苦在没有人家——偶尔遇到的一两户牧民不算。

        吃完中饭,跟前面行军方式一样,突击连打着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的军旗就先行出发。

        从甘孜到甘南要经过很长的甚至是没有道路、空气稀薄的无人区。草地一望无际,有干草地和水草地:从甘孜到阿坝是干草地,从阿坝到包座是水草地。

        说实话,干草地上行军,对于善于行军的红军将士来说,要好得多,但这也仅仅是相对的:没有房子住,大家就围着篝火过夜。可一遇到下雨,就全了,每个人都被雨水淋得又湿又冷。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食物的匮乏:开始,没人身上还带了炒面,不过最多的也就只有30来斤,这还算最好的,最惨的是有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找到炒面,就只能依靠分配下来的干野菜。要知道,当时在西康找吃的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这个时候,红军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品质展现出来了:不管你有没有吃的,只要有人有,就会慷慨的在做饭时替你抓两把放进去。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从甘孜出发的时候,因为刚开始进入茫茫草原,又得到了十几天的修整,大家一来体力上恢复了一些,二来觉得稀奇,三来走的是干草地,所以,士气高昂,行军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是,因为已经得到了中央红军过草地的经验,早就体验到了粮食珍贵的大家,对粮食的分配自然有严令,虽然大家可以根据情况来分配,但必须由每个班的班长、排长、连长来主持这一顿该下多少米,放多少野菜(或干野菜)。

        拿突击连来说,每到吃饭时,突击连先是到周围挖野菜。然后几个领导各自负责一个排,规定死了,每个人伸出右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从每个人的袋子里舀三下炒面放进锅里——用现在的秤来计算,最多就二两左右。然后,放大量的野菜进去煮着。为此,大家还编了个顺口溜:“野菜香,红军吃了要北上;只要能充饥,走出草地就是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