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了下膀子,怒气冲天的叫道:“伤了他们的心?妈的,老子还伤心了。”
“你们以为就你们感到心痛,老子就他妈的是铁石心肠?”右手食指连连指点着众人,咆哮道:“你们可别忘了,突击连是老子一手所建,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子一个个亲自挑选的……”
说着说着,张青山顿了下去,抓起一捧雪,死死地捏着,语气有些哽咽的叫着:“相处这么久,你们难道不知道老子是什么人吗?但凡有一点办法,你们以为老子就想将这三位战友的遗体这么草草地埋葬?以为老子不想将他们风光大葬?可咱们现在有这条件吗?老子是实在没办法啊!”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他用劲全身立即吼出来的。
吼完,一屁股坐在地上。胡英泽赶紧去扶,却被他一把挥开,起身,低着头,走人。
“老张!老张!”胡英泽叫了两声,见张青山没搭理,只得作罢。转身见同志们低着头,神色各异,有的还偷偷地瞄一眼过来,胡英泽叹了口气道:“各位同志,我和大家一样,对于失去这三位同志感到心痛,而对于如此处理这三位同志的遗体也感到愤怒,可是,大家得考虑现实……”
事实上,张青山在给那位同志的遗体合上眼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就已经拿定主意了:由于高原反应、长期行军的疲劳、营养跟不上等等原因,别看大家现在还能支撑得住,而且牺牲率也很少,但别忘了,这才翻了一座半雪山,后面还有三座半雪山等着大家去征服……光说眼前这事,从大家把那三位同志的遗体捞上来,然后抬到山顶,然后,在冰冷刺骨的寒风中,在冰硬的地面上凿开一个大坑,再埋葬。如此一系列下来,别说没有大半天的时间是绝对完不成的——光是在冰硬的地面上,凿一个足够安葬三人的大坑就得用几个小时。只说体力上,本就没什么体力的众人也绝对吃不消。就算勉强完成,到时候也累的要死,体力消耗过度,又没有个好好休息之所,大家还怎么下山?接下来的路还怎么走?绝对会有人冻死在这儿,如此一来,岂不是又要继续安葬?
这可不是瞎编:中央红军翻越甸大雪山时,有两位同志牺牲了。当时大家没有经验,本着战友团结的精神,觉得必须好好安葬这两位战友的遗体,然后,派了一个班去执行这任务。结果,花了整整五个小时才挖出一个小坑,安葬了这两位战友的遗体。可转身就有一位同志累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就这么抱着铁铲,闭着眼,牺牲了。接下来,有位同志走出两百米左右,一头栽倒在雪地里,旁边两人去拉,却被一同卷进雪地,也牺牲了。快要到达山顶时,又有人累的要坐下,旁边的同志得出了经验,赶紧去拉,可大家都累坏了,加上高原反应,根本就没什么力气。两人走不动,旁边的同志就上去帮忙,最后,这个班十一位同志,连山顶都没到达,就全部牺牲在中甸大雪山上。
所以,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得出的经验后,虽然明知这么做确实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但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友有体力走下去,活着走向胜利,才会在翻越雪山之前,然各师把连级及连级以上的干部全召集起来开会,就是为了这类事情做细致的交代。
虽然大家回去后,对下面的同志也做了说明,可说明是一回事,当真正需要面对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