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山口直井大佐已经自信满满地下令,等炮击结束之后,所有人立即转守为攻,一举消灭眼前之敌。
而他看到突击团已经渐渐处于被压着打的情况,狂妄自大之下,他居然又从炮兵阵地后面的防御部队中抽调出五十个小鬼子和一百个二鬼子,作为预备役,等待着冲锋时,去加强前面防线的攻击力……山口直井大佐这么做,狂妄自大是一个原因,抽兵抽习惯了也是一个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已经胜券在握,只等炮击结束后就可以对突击团发起反攻。而到那时候,必然会是短兵相接的局面,如此一来,炮兵的作用就不大了,所以,与其让那么多守卫炮兵阵地的兵力浪费在那儿,还不如抽调一部分出来,去加强前面防线的攻击力。
说白了,打到这个时候,小鬼子炮弹也不多了,对突击团的炮击也绝对维持不了多久了,除了留下最后一点炮弹以防万一,其余的,打光了之后,大炮还不如烧火棍来的有用。所以,炮兵阵地的重要性也就直线下降,抽调兵力出来也就是正常之举。再说,山口直井大佐认为,打到现在,突击团也是拼尽了全力,已无别的兵力,就算抽调出一部分来偷袭炮兵阵地,以现在炮兵阵地的防御兵力还有近两百个二鬼子,七十多个小鬼子督阵,足以对付偷袭之敌。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把多余的兵力浪费在那儿?为什么就不抽调出来去补足前面捉襟见肘的兵力了?
眼看着突击团渐渐处于劣势,小鬼子士气开始飙升,都做好了随时准备冲锋的准备之时。
突击团真正的‘尖刀’,亮出了他的阴寒的刀光,给于敌人致命一击——突击连和一营一连组成的这一路人马,突然杀出。
突击连连长赵山河为这一路人马的指挥员,一营一连连长彭家辉为副指挥员,总共两百七十二人,一直埋伏在小鬼子炮兵阵地西南方三百多米处的小山坡后面那片稀松的林子后面。
说来有意思:小鬼子把警戒范围扩散的很大,最外围就到了这片小山坡。三个小鬼子在这里形成了两明一暗的哨卡。有趣就有趣在,这三个家伙往林子里逛游了一圈后,两个明哨就站在山顶上,一个暗哨就放在林子边的草丛里。而这一切,全都在赵山河这一路人马的监视之下……虽说赵山河这一路人马也做了一定的伪装,可毕竟有两三百人,这三个小鬼子要是不仅仅在林子里转悠一圈,而是再往林外去看看,绝对能发现赵山河这一路人马。而赵山河这一路人马之所以没有潜伏在林中,还是得益于赵山河的经验,觉得如果小鬼子有心,肯定会到林子里检查,可一旦发现林子里没有人,就会放松下来,从而忽略了林外的情况。说白了,这就是利用了最正常的心理作用。
不过,此时,天色渐黑,说什么都晚了。
赵山河亲自带着几个人到林子的最左边,通过望远镜一直密切的注视着战场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旁观者清,又或者是因为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因而,他一直忍着不动,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们跟小鬼子冲杀却忍受着按兵不动……一直到小鬼子的小钢炮和山炮再次响起,攻击田国忠这一路人马,赵山河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长长地松了口气,用衣袖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轻轻地说了句话——“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
由此可见,赵山河虽然一直没出声,一直紧闭着嘴唇,一直面色肃穆,可是,他的心理压力显然很大。现在轮到他们出手了,他却有种解脱般的轻松。
不说一营一连这个连队,仅从番号上就知道它的厉害。只说作为特种兵性质的存在,更为精锐,更擅长打这种偷袭战的突击连,要是在渐渐黑起来的天色掩护下,连三个小鬼子组成的哨卡都干不掉,那就真成大笑话了……就在自己眼巴前看了七个多小时,别说干掉这三个小鬼子,就是这三个小鬼子向战友打出的安全信号的手势和动作,他们都摸的一清二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