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上,徐清决心把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徐清觉得兵贵在精不在多,目前五百万百姓,有二十万军人保护就差不多了,但是从发展的目光来看,未来十年,这个北非长安国都会处于战争状态,他的终极目标是,收揽两亿百姓,稳住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养一百万军队。
徐清下功夫将华夏历代兵书和战例写成一部《韬略子部》,可不是“经史子集”的“子”,徐清的意思就是《韬略》的儿子。用了曹操“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主动攻击的时候要出师有名,战略战术上,要灵活多变。
带兵方面,除了吸纳华夏军队纪律,也结合当地战士的特点,军纪严明。
在驾驭将领方面,徐清首先把二十万军队分为四部分,五万人为一个军团,瑞克为第一军团长,周武为第二军团长,另外两人分别叫张绣和汉姆,张绣是华夏人,汉姆是一个十五岁的非洲小孩儿,这几年一直是苏雅养的,是一个军队管理的天才,徐清的那些兵书,他稍微一点就能举一反三。
徐清他们七人,为军队总决策部,徐清的形象也只有在军队中是具体的。
在兵种方面,徐清决心在地中海组建海军,之前在海面上行动弄来了不少海盗船,就当第一代舰船,人才,徐清决定自己去一趟南海舰队,那些自己从顺港救回来的华夏海军,他决定用。
在经济上,徐清把苏雅请来了,不管她多忙都得来帮自己这一把。
因为从古至今,没钱能干的成什么事情?目前徐清的军费主要来自于以战养战,花的钱都是打这片天下的时候,抢来的,后期小姨用各种方式资助了不少,五百万百姓现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哪儿来的赋税去供应军队开支。
苏雅自然是来了,不过她来主要是想见见自己的外甥,这片土地经济建设上,苏雅早已经制定好了方案,解决百姓生活问题,赋税才会很可观。
她第一步主张兴修水利,非洲最大的问题是缺水,虽然有了一条运河,但那是海水,她过滤海水,分离海水矿物质,进行商业变现,这个项目,雅舒集团要亲自投资,大约能解决五万人的工作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