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的军官和战士们都带了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谭若谷道:“等着你们回来!”
虽然好几天没有下雪,没有刮大风,可是连着几天升温,带来的必定是更加恶劣的降温,接近了零下五十度,月光下,四面旷野都有些发蓝,三个侦察连,四百五十人,以三个人为小组,如幽灵一般从尚德山两侧峭壁顺着冰壁滑落而下,身后披着白色斗篷,在零星的炮火中,潜入到了敌人的两个旅附近。
侦察兵们都装备着06式突击步枪,是95的升级版,更短更轻,自卫手枪上都装有消音器,吹毛即断的军刀绑在小腿外侧,华夏军人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针,都是前辈用鲜血换来的经验,臧飞龙可以这么年轻掌握一个旅,是因为他掌握了这支军队的个性,也熟悉自己手下的每一个军官,出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案,让侦察连战士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只要能打赢,随便!
所以臧飞龙的侦察兵是西北为数不多不把特战大队放在眼里的铁血军人。
一行人落地即散开,消失在了黑暗当中。
臧飞龙站在山顶凝视着战士,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和这尚德山融为一体。
徐清则哪里也没去,就在指挥部呆着,他还在等待战机,他在想如果自己指挥臧飞龙那一个旅会怎么打,如果乌扎拉来了会怎么指挥,臧飞龙又会怎么打?
在一天之后,尚德山上信号弹升空,数百门各种型号炮弹呆着死亡气息在空中交织成了密集的蜘蛛网落入了对面两个旅的阵营,没有试射,直接开炮。
在徐清得到的情报当中,敌人中只有巴根三人了得,可是臧飞龙对面的两个敌人校级军官也不是等闲之辈,是那小巴顿的学生,他们都在埋怨外蒙信息设备太差,武器装备太差,否则早已经攻占山头了,让他们倍感幸运的是,华夏的信息化也不过如此,他们只能找到一些他们完全不放在眼里的口径炮火,等到调集来了更加先进的攻坚利器,尚德山就要守不住了。
殊不知,失败已经提前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一名校官大叫道:“不好!”空气中一阵怪异的破空声让他们脸色变得惨白。这是偷袭,这是不宣而战!
155毫米加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122的火箭炮,落入到了他们的阵营,弥漫起的火焰和弹片在空气中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他们快速冲进了指挥部,要命令防空火力阻挡这些炮火,让他们傻眼的是,他们的防空火力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了,接下来是他们的坦克营,榴弹炮营,火箭炮营……这些炮弹就如长了眼睛一样,毫无偏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