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徐清把这一堆堆的礼物分类放好,道:“别这样,我累,你们也累,你们说说,咱们华夏有个传统,穷老师饿学生,你说你们一个个没有收入来源,还给我送礼物,真想帮助我,直接给我钱好不好?”
这回听相声不用去德云社了。
徐清清了清嗓子,道:“上节课我也没来,不知道老人家给你们胡说了一些什么,不管老人家胡说了一些什么,今天换我来给你们胡说!”
“徐老师,怎么会是胡说呢?”下面有学生如此问。
徐清整理了半天,也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理好教案,脑子里有个套路,说给他们听就好了,徐清握着课本走下了三尺讲台,多媒体都没开,他说道:“咱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古已远,根本不可能知道历史的真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限去接近真相,就算是床前明月光,也不是李白的原句,我们看到的,是经历过好几个时代修改之后而看到的。”
徐清道:“其实秦汉文化最辉煌的时候应当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华夏思想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但是秦代焚书坑儒,百家精髓,没剩下多少,汉代开始以黄老学治国,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所以,我认为,秦汉文化,有一条非常明确的分水岭。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徐老师,那为什么要叫秦汉文化?”
徐清走到那名学生身边,斜跨在他的桌面上,看着他,问道:“华夏历史分那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特点,华夏文化为什么要叫华夏文化?因为秦代是华夏,汉代,也是华夏!”
徐清站起身来,道:“但是诸位要听明白了,我说的分水岭,是百姓在当权者的思想管控之下的一种愚民的思想状态,一些学者对于古代还是有研究的,举个所有人都一定知道的例子,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春秋战国时期,任何有影响的事情人物,都在当中。”
就在这件大教室里,坐着一个英武的中年男人,徐清从进教室的自然,到听到他需要自己讲这堂课时候的慌张,再到之后的应变,从他开始讲课,再到现在的代入课本内容,充分体现他的应变能力,还有课堂节奏的掌控,如果在这一行全力发展的话,会有很大的成就。
徐清很聪明地把节奏带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司马迁的身上,徐清道:“你们可以考入这个学校,说明读文言文是零压力,二十四史对你们应该都看过,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文本当中,史记是最有快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