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一,学校热闹起来,京大最早的课就是九点,徐清必须要提前半个小时去教室,布置好多媒体,整理好课件,还有扩音设备的调试。
京大的教室管控不是很严厉,上大课的时候,有不少其他的学校的学生来蹭知识,就算那样,大课班上的学生数人头也不曾满过,可是今天,大一年级语文系的二百九十七人全到了,加上一些外校的学生,已经超过了三百五。
徐清在讲台上忙碌,下面的学生又变成了德云社观众:“徐老师我爱你。”
徐清也只好学郭老师说一声:“受累了!要不要给你们念一首定场诗?”
有的没的搭讪,心照不宣的谁也没有提昨晚的事情。徐清对他们说:“安静点,老教授要来了,你们可得老实点,要么我可饶不了你们。”
老教授提前一分钟来了教室,是一个非常有风骨的老教授。
备课的时候,老教授就对徐清说,前几年语文几乎在很多学校出现滑坡,甚至一蹶不振。只有京大的语文风生水起到今天,都是老师的原因,不去认真专研教材,不改进课堂教学,也不去追求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厌学。
那天徐清在教授家里看了很多其他重点高校语文教学,程序只不过是介绍作者,解释词语,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指出特点,全是中学的那套。
徐清道:“都是大学生了,完全可以稍微引申一下,大学语文教授可以这样做的。”
但是老教授说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原因,就是害怕有知识性的错误。归根结底,都是老师不专业,知识面太窄的原因。老教授点出现在一些大学老师的知识储备量,还不如京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