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说话的声音很高,可是这大叔艰难的探下了头,把右耳朵伸向了徐清,嘶哑道:“小后生,你说啥?左耳朵不好使了,你对着我右耳朵说!”
徐清心里一堵,居然改口了,问:“老爷子,左耳朵和左眼睛是被炸的吧?”
老爷子这才听明白了,猛猛地吸了一口烟,道:“是被炸的,79年的时候!小后生,你家里也有当兵的?咋看出来的?”
徐清又陷入了回忆,耳边又响起了凉山原始森林中那阵阵枪炮声,许久才道:“您把烟灭了吧,这里全是学生,未来咱们国家靠他们。别呛着了他们。想抽去吸烟处抽!”
老爷子举起了手中的烟,看了看,想了想,连忙道:“哦哦,应该的应该的!”然后颤巍巍地找灭烟的地方,最后还是徐清接过了烟头,老爷子忙忙道谢。
徐清上铺那后生阴阳怪气地说道:“老而不死是为贼,看到个老人就装孙子?真当自己是二十一世纪好青年了?别被老人们骗了,他们在六七十年代,威风得能横着走,现在老来老去,公交车得让座,跳广场舞得让篮球场,摔倒了让人扶,还得送点儿钱。倒是咱们这一代,成了被道德绑架的一代。”
那个一直看书的女孩儿听着有些不舒服,道:“这事儿不假,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谁家里没有老人啊?宋玉,你这人就是太偏激!”
徐清才知道自己上铺的这小孩儿叫宋玉,这名儿起的,有点儿来头。他没有接话,转身去扔烟头。
经过别的铺位,徐清听到其他学生都在议论“一中三才”的事情,听到了“宋玉”这个名字,才知道,那两男一女,可不是什么自来熟,人家本来就是同班同学,女的叫杜雅茹,另一个男孩儿叫潘文,第一名的位置换来换去,也逃不出这三个人的手掌心,高考成绩更是十分乌龙的打平,全是七百二,用一个特别霸道的姿势,叩开了京城大学的大门。车上的人说,“他们的美名,完全可以媲美初唐四杰,媲美江南四大才子,媲美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华夏的传统文学,就靠他们了!”
也许是被车上的阳光活泼所影响,也许是欣慰于那两个少年一个女孩儿的才华,徐清呆呆听了一阵,露出了难得的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