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忙抬起头去看。只见远处,影影绰绰的走来一堆人,个个穿着红色的短褂。敲锣打鼓,动静大的很。打头的是两个拎着白灯笼的老年人,脊背弯的就像一张拉不开的弓似的。后面是几个戴着面具,看不清模样,张牙舞爪地来回跳着。有的年轻人背上背着鼓,有的人嘴里吹着唢呐,一副民间乐器的样子。正中间有一盏暗红色的四人抬的轿子,正一起一伏的在山路上颠簸着。
我们这是遇上了娶媳妇的?
这个地方还真是古怪,竟然是大半夜的娶媳妇儿。
我正在那看着,突然就觉得肩膀上一沉,紧接着被一双有力的腿用力的缠在腰上。我整个人被弄得一个趔趄,这姑娘还真是热情主动,一点都不害羞的呀,这股子热情奔放的作风,真是深深的毁了她仙女一样的长相。
看着轻盈的就像一片羽毛似的,没想到在背上竟然沉重的和头猪一样。紧接着一个细小的声音吐气如兰的在我耳边说道,“咱们跟上他去蹭个喜酒喝吧!”
我皱着眉头,“这不太好吧,咱们和他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的人家办喜事,咱们去凑什么热闹。”就这么说着,那队人马已经越来越近。一个嘴角长着一颗痣,像媒婆一样长相的女子,原本在轿子一旁。一见到我们,两个眼睛突然一亮。脱离人马冲过来拉着我不撒手,非要我和他们一起回家喝喜酒。
那媒婆说这是他们村的习俗。他们办这种男婚女嫁的大喜事情的时候,要是在娶亲的路上遇到了不认识的远客,那一定要请他们到家里喝杯喜酒,这预示着两位新人将来的婚后生活一定会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听了这话,我哪里还拒绝得了听起来,这意思就是人家小两口的婚后生活幸不幸福就全寄托在我们两个的身上了,焉敢不从?
眼下我们又正好需要找一个人家来过宿,这事儿简直是再好不过。我背着背上的女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人马在后面走着,心里暗暗想到,这也幸亏是在他们这个山村里啊,才有这么一个古怪的习俗,假如是在城市里这么一顿饭过去,非得把他们给吃破产啊!
我们倒也没有走太久的路,敲敲打打,很快就到了一户张灯结彩的人家。众人上前,一把将新娘从暗红色的轿子里给搀扶了出来,门口还摆着一个熊熊燃烧着的大火盆,媒婆手一端牵着新娘手中的红布,微微用力,新娘跟着她跨过了火盆。大堂上坐着四个穿着黑色唐装面容肃穆的四个老人,看起来应该是他们的父母双亲。
这是要准备拜堂的架势啊,这么个小山村,风俗倒也古朴,还沿用着以前那古老的风俗,都是中式婚礼,并没有办什么西式婚礼的。
不过这么越看我倒是看出一个问题来,弄了这大半天,娶亲什么的,怎么只看到新娘没有见到新郎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