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抱缠之婴尸相,裂颅若莲花、滴血如宝钻,从交缠之状到各自肌肤纹理,具有佛性。
而见观世音之相,男子勇武之相跃然,虽是石胎,却有大威严大慈爱,毫无魔性。
最老那僧人突然念诵,反复不停:“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有我相......”
另外两僧便懂了他的意思,菩萨本无形象,世人以肉眼观之才有了所谓的相者,这团迷蒙也是如此,本无色无相,被他们三人观看,才有了不同的形象。
这形象来自他们各自心中之形,见婴儿允指,是心中有婴儿之憨态,见双婴缠尸,是心中对张小娘之事,有了执着,见观世音菩萨之相,是老人想要听闻婴儿之声。
三人一悟,眼前的众相忽的消散,那迷蒙也似是而非,若在不在,与顾夕朝一样,只看到其本相。
它是什么?
遍寻佛经却只得一个可不能存在也不可能承认的答案,只一瞬间,三人苦修的佛道禅定竟然要破灭一般。
区区一变,却要探寻真灵诞生的大奥秘,如何能不走火入魔。
长眉僧人连忙以心经大喝,稳住心神:“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