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探险生存 > > 第五章 从吐鲁番出发 (3 / 4)
        老万笑了笑,说了句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话,“有的人,就是这个命。”

        没聊几句,老万让那几个家伙在下面继续吃,只领着我俩和大头上了二楼的包间。送奶茶的服务员下去后,他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扔在桌上,大头拿起来翻了几页,翻着白眼道:“我说老哥,你这哪淘的满篇鬼画符啊。”

        我拿起来看了两眼,这个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在秦汉堂没少接触,我问老万:“拓本?”

        老万喝了口茶,轻轻摩擦着大拇指上的一枚青色玉扳指,回道:“没错,曹老弟掌掌眼,还能看出点什么吗?”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家伙是要掂量掂量我的眼力啊。拓本鉴定可是一门技术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完全拿不出手,除此之外,还要对绘画、雕刻、金石等一些技艺了如指掌,特别是碑拓一行,更要了解出土碑的各项情况,比如哪些有断裂、焚烧以及损坏,具体是哪个字,那个笔划,如果没有一定的视野宽度,是完全干不了这一行的。

        幸亏老万这个拓本不是碑拓,而且关于辨别拓本,我在白老那也耳濡目染了些手段,我仔细瞧了瞧,说道:“应该是个壁拓,字体是隶书,产出在东汉的面要大一些,不过……”说着,我用大拇指肚轻轻摩挲着拓本,又凑前闻了闻,便心里有数的放下拓本。

        “曹老弟有什么但说无妨。”

        秦汉堂单说古董拍卖这一块,就绝对能在国内进头三甲,可以说随便从里面拎出一个师傅,那都是鉴宝界的行家里手,当然像我这种咸鱼除外。不过耳濡目染之下,那些失传的技法鉴法,也让我学到了一些皮毛。

        我指着桌上的拓本对老万道:“这种拓本应该用的是蜡墨拓法,它是用松烟子和蜡调合,做成饼状墨团,再将干纸贴在刻石上,用蜡饼干擦,常用于一些气候严寒或是洞窟潮湿的地方,所以拓本上的染色往往呈现出一种褐色或是暗灰,十分的古老。”

        我把拓本推倒他面前,继续道:“看起来你这份拓本毫无问题,可是这褐色恰恰就是它的破绽。现在染色做旧,一般用五天的茶叶水做浅黄色,滇瓦花染褐色,而滇瓦花这味中药有个却有个不起眼的特点,那就是有味道,微辛。”

        “而且,壁拓不同于碑拓,不少石碑掩埋于地下,得到比较好的保存,可是石壁这种东西暴露于空气中,大都存有残泐,所以翻刻拓本往往也需要敲敲砸砸,以模仿原壁的石花和泐痕,不过碍于手法限制,就算再高明的技艺,也难以达到古人水平,所以这类仿拓通常会显得有些呆板和不够自然,不巧,我也经手过不少东汉隶书拓本,你这份看起来的确略显生硬了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