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旅生涯 > > 第九段:漫长的支队大会…… (3 / 4)
        军队的人有三点好,身体好,嗓子好,心胸豁达。遇事看得开,凡事不烦扰。任何事情能动手解决的绝对不bb,什么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但凡上级一句话,马上出动,不啰嗦。莫政委就提到了今年的龙江抗洪救灾,特别提到了支队在这方面的任务特别繁重,每年联合龙城其他的几个武警支队一起要应对龙城几大城区的防洪任务。云苏正襟危坐,听着支队的几位大佬在上面侃侃而谈。

        “读书的时候都没这么认真听过老师的课,我当初要是早这样认真听课多好,回想起来,升大三年时候的数学老师——吴老太的课通俗易懂,我咋就那么傻,宁可上课的时候想电脑游戏,也不愿意听听她老人家的课呢?额……政委刚说什么来着……我特么真蠢,抗洪救灾?”云苏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心里又盘算起来:“没想到这个地方还要抗洪,想当初我们那地方每年到了夏天不是小洪就是大涝。大坝上堆着如山一样编织袋,到处都是抗洪的人,那时候武警战士是一批一批的蹲守在大坝上,吃喝拉撒全在坝上,什么时候过去都看到有人在那里扛大包。想不到……我也有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天。真是天理昭昭,因果循环。”

        很快莫瑾政委结束了工作报告,那位年轻的军官再度站起,走到主席台旁举起话筒说道:“下面请廖副支队长给大家介绍下我们支队的勤务。”

        听到廖副支队长几个字,云苏条件反射的集中了注意力,双眼直视主席台,寻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听着熟悉的声音,一点都不分神。

        “同志们好,今天是咱们支队的个大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来的都是我们支队未来的柱石,看着你们年轻朝气的面孔,我很欣慰,我们的龙腾国一天比一天昌盛,我们的人民也一天比一天幸福,这个幸福无怪乎两点,吃饱了,过好了。人嘛,有的吃,身体好,过的好,底气足。我想今天来的各位都是跨过千禧年的一代,也是推陈出新的一代。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扬我们支队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能胜任,都能坚守。

        好了,好听的我说完了,现在说点实际的。先介绍下咱们这座老城,龙城这个地方在先秦是百越之地,壮族和侗族是最老的原居民族。少数民族有30个,占全市人口的52%,民族多,就意味着风俗也多,风俗多我们这些维护人民利益的执法者要注意的就多,很多的乡镇都需要我们武警协同执法。

        另外,咱们龙城是桂省的第一大工业城市,全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是咱们国家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综合交通的枢纽和商贸物流的中心,这意味着外来流动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防暴工作艰巨,支队下辖十二个支队,真正能全力投入防暴的只有十二中队,其他中队都有自己的相关勤务。

        你比如十一中队要在两县交界的位置看守隧道,防止敌对分子破坏。一到六中队都分别负责着当地县镇的监区看押看守任务,七,八中队各自看着劳改农场,九中队和十中队也都在辖区负责守桥的任务。

        人员少,分散面广,执勤周期长,这些就是咱们支队现有勤务的特点。再结合前面和你们说的,龙城的民族构成相对复杂,少数民族多,各民族风俗习惯不一。加上最近几年,因为发展旅游业外来人口愈发增多,人员构成趋于复杂化。这就更加重了我们肩上的担子。

        下面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们一起抗住压力。龙城武警支队在你们来之前,没有哪一个中队在勤务上出过问题,我们不但要站好岗,执好勤,更要能融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并且用生命保护这片我们深深的,挚爱着的土地,以及在她之上生活着的人民的安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