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晓走出李府外,凝视着露水弥漫的京城天空,皇城一角巍峨肃穆。
两位婢女帮她披上宽袍,又在地面铺上绒毯,直至马车。
她似乎一直是微仰着头的,立体的骨架和五官,不苟言笑,配刀,英气混杂着柔和,成了很好的中和。
京城里的几位追求者极少见到李尚书女儿穿寻常女人家服饰,就算有,也只是经常穿些暗色或素雅的长衫,哪怕去些诗词酒会,也经常配着把刀,容貌俏丽而不艳媚,像朵带刺的白花。
但她不是冷傲,似乎正好相反,她在京城几乎和大半勋贵家庭的小辈都有较好的往来,可是都保持着微妙而不可逾越的距离。
李玉晓慢慢走向马车,一步步,仅是十九岁的年纪,便生出了几分威仪气息。
李家的未来皆在她一人手上,那本应继承家业的弟弟,甚至现在一点与其争锋的念头都没有。
马车里,李京华微眯着眼,他大敞四开的坐着,手里盼着两枚紫纹狮头核桃。
即使三十年无战事,这位兵部尚书也是六部明里暗里权利最大的那位。
京城年轻一代仅有三人,被宫里那位当朝太尉评为“未来大武之栋梁”,一是尚书令的孙子,一是从二品、大都护的孙子,还有一个,便是李玉晓了,三人中唯一的女子。
殿下特允这三人上朝听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