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草鬼婆?”我惊愕地问。
“叮……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不过,据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如此看来,下蛊的人不一定是苗人了。”我说,“她也可能是汉人,但一定是女人。”
“叮……不对。”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
“叮……在汉文典籍中,放蛊者并不仅限于女性,但在苗人的文化中,却只有女人身上才有蛊。这是因为汉族的巫术信仰中,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性别的对立。而在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性别对立遗存要强烈得多,这种对立表现在巫术信仰中,就是占据正统地位的男性巫师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而在母系社会曾经居统治地位的女巫则成了秩序的破坏者,被诬为黑巫术的传承者。一切男性巫师无法解释或禳解的天灾人祸,统统被扣在了女巫的头上。”
“说了这么多,说得其实就是下蛊的人不仅仅只女性,也有男性。”我说完全身瑟瑟发抖,“这个世界不安全,竟然如此多的人会下蛊。”
“叮……也不是。”系统说,“其实,随着时代的迁移,已经有很多的蛊毒流失在岁月的河流里面,不少的下蛊的方法也随着下蛊人的死去长埋于地下。当今世上,会下蛊的人已经不多。除了一些笃信巫蛊之术的偏远山区,恐怕已经没有人再会下蛊了。不过,宿主,我提醒你一件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说吧。”我回答。
“叮……你看到了客厅里电视柜旁边的相框了吗?”
我听后一怔,还真没有注意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