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鹧鸪鸣金”已经解开,那“巫王葬水”也得解开了。
其实“巫王葬水”不应该这样读,因为古代的语句很喜欢用倒装句,也就是“巫王水葬”或者是“水葬巫王”。
如此判断,巫王墓应该是在水下,而且当年葬巫王的时候,采用的也是水葬。
什么是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面,都会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
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漂向哪里,哪里便是死者的美好归宿。在西方一些国家,人们认为水是不朽的,所以许多政府首脑和杰出人物、民族英雄死亡时,就采用此种葬法,但在东方国家这种葬法却比较少见。
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或将尸体用布匹包捆后,坠上大石块抛到河中,以供奉河神。这种葬式在中国古代和现在的西藏地区比较常见,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差,亡雇不起喇嘛念经超度的人家,对死者多采用此法,另外,对死亡的孤寡人、幼童也用此葬法。缅甸茵的莱族聚居在茵莱湖的湖区,他们认为,水上出生的肉体,死后也得归于水。因而除一部分傍山而住的居民外,其他水上人家,人死后一般都采用葬身湖底的做法。
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巫王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得有一两千年了,所以他的葬礼肯定不是撒灰式,毕竟撒灰式是现代火葬以后才流行的。第二种投河式也不可能。毕竟,巫王的身份特殊,直接投入何种的方法太过于草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