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色已晚,我们不如先去前面的小村借宿一晚,待到明日再去,天光也好些,也能顺便问问那山里的情况。”
先生只得点头,一把抱起十三,与善了向西边的小村子走去。
落地点距离小村子,并不算太远,俩人脚程又是极快,不多时便来到村口,村口左边有一槐树亭亭如盖,只是此刻尽是光桠桠的树枝,槐树下有一石碾,还有零星的几块石头,看上去是村里人平日休息聊天所在。
右边竖着一黄沙石柱,上写“李家沟”三个大字。
先生与善了一同进得村里,十三趴在先生怀里一动不动。
进了村子,天色已晚,路上不见行人,善了走向一栋院子,刚过完年,门口的对联还很是鲜艳。大门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大的福字。
善了轻扣门上的铁环,“铛铛”,不多时就听里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闩拉开,里面映出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看上去,六十上下,脸上皱纹交错,鬓发霜白,身上灰色的棉袄棉裤,体型不胖不瘦,背部有些微微弯曲,刚刚听脚步声,腿脚还算方便,一口牙也算是健全。
此时正疑惑的看着门外的两人一狗,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另一个则是教书先生的打扮,先生怀里抱着一只半大的黄狗,耸拉着脑袋,怏怏不乐……
老婆婆倍感诧异,此地偏僻,生人少来,和尚许是游方挂单,还能解释,但是加上一个教书先生和一只狗,这组合却是少见,但还是礼貌的说道。
“不知师父这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