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508章 子弹 (1 / 4)
        应该说,筱冢义男的思维是受到了国内装备风向的限制。

        此时的鬼子在装备研发上也是讲究“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也就是尽量节约资源节省弹药,讲究用枪法和军事素质来弥补火力的不足。

        因此鬼子才不重视冲锋枪的发展,机枪的射速也是一地鸡毛。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筱冢义男,看到八路军的连发步枪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不过就是虚有其表,如果弹药量跟不上,它还不如一把刺刀。

        拥有像筱冢义男这样的想法的人还有很多,这也是二战大多数国家有能力研发连发步枪却没有研发,有些甚至还阻止其研发计划的原因所在。

        然而,他们却没有考虑过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战争是为了能杀死敌人获得胜利,而不是保证每个士兵都有足够的子弹。

        就拿拉栓式步枪来说,鬼子每名士兵携带的弹药量大概是120发,而且还是全威力弹。

        即便以中间威力弹计算,120发弹药也可以换成四个弹匣。

        同样的弹药量同样的消耗,用拉栓式步枪能打出AK47的瞬间爆发力和战斗力吗?能打出AK47的战果吗?能在关键时刻救士兵一条命吗?

        更何况,AK47还可以单发,只要士兵愿意,他们也可以节约弹药,省掉的不过是装弹和拉栓的时间。

        简单的说,就是拉栓式步枪能做到的,AK47基本能做到,反之则不行。

        冈村宁次面色沉重的说:“筱冢君,你应该知道长期以来,我军一直都不愿意发展连发装备,这直接导致我军步兵轻装备火力不足,而且是严重不足。这一点,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得到证明。之前一直不明显,是因为华夏军队的火力比我们还不如,但是现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