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368章 人才 (1 / 4)
        王学新收集到一些有关阿列克谢的情报。

        这情报还来之不易,因为毛熊来的维修人员只有三十几人,而且说的都是俄语,只有一个会一些简单的华夏语作为翻译。

        为此,王学新还动用了张宗平从部队各地调了十几个曾经在毛熊那留过学的干部以及在毛熊那生活过能与毛熊交流的战士来。

        其实在这方面是王学新无知了,八路军部队里在毛熊那生活过会俄语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像王学新想的那样稀少。

        原因是八路军的战士有相当一部份是从东北逃过来的……东北三省被鬼子占领已经有些日子了,有许多军民在战乱中先后南逃涌入山西等其它地区,比如在志愿军时期以能打硬仗闻名全军的第38军万岁军,其中一个师的前身就是张学良的旧部。

        而东北又与毛熊交界,甚至许多抗战武装就是在毛熊的援助和训练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交流过程中自然有许多军民会俄语。

        王学新以“增进交流”为由,让这十几名会俄语的战士与毛熊维修人员打成一片。

        这么做一方面是让他们学习毛熊维修汽车的技术尽快掌握半履带汽车的维护和保养,另一方面则是王学新希望能以这些战士为底子建立八路军自己的汽车工业。

        当然,顺带还让他们在闲聊中打听阿列克谢的情报。

        王学新这边很快就有了消息:

        阿列克谢,丧偶,军衔少尉,原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副厂长,后因为政治问题被调到部队担任半履带汽车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至于是什么“政治问题”……暂未探明。

        未探明的原因,是毛熊所有人在一碰到这问题时就三缄其口什么也不敢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