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苏教授会感到奇怪。
飞行器这东西,往往是先有发动机然后才有飞行器的外形的。
因为有发动机就确定了其推重比等数据,在这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形设计,一架飞机就出来了……这其中尤其是战斗机,因为战斗机几乎就是一个“抱着”发动机飞上天的东西。
而此时,“高火”却是外形先出来,后出的发动机居然与它会匹配,就像是设计好等着这款发动机的出现似的。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王学新的“高火”就是按V1导弹的样子给的设计图,原先用的火箭发动机才是不“匹配”临时使用的发动机,现在使用的这款燃料发动机才是真正V1发动机。
实验一直进行了两小时才结束。
之所以进行两小时,是因为想要知道它的寿命有多长……毕竟是一次性用品,无法重得使用,第二次再实验就没有多大价值也没有参考意义了。
而两小时的寿命也大大超出研究员的意料之外。
“我们大概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够了!”和志民计算一番后说:“以三百多公斤的推力和‘高火’的重量,时速应该能达到六百多公里。飞行二十分钟就能飞两百多公里。但它却能飞两小时……”
“这是好事!”苏教授激动的说:“一方面,发动机的寿命有冗余,可以减少飞行中的故障率。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使用这款发动机后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