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252章 发射方式 (2 / 4)
        周元凯等人安全返回机场后,王学新就组织了一次会议。

        之所以说周元凯等人“安全返回”,是因为“高火”发射阵地遭到鬼子的轰炸……所有人都被“高火”成功摧毁了鬼子一个重炮联队这個光环给吸引了,没人注意到“高火”部队的损失。

        与会的包括苏教授、和志民这几个主要的科研人员,他们需要知道“高火”在战场的表现,这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周元凯报告道:“我们的发射阵地是在八分钟后遭到鬼子飞机轰炸的,虽然我们对发射架进行了必要的伪装,但是只要一发射,就会腾起大量的烟雾,这也马上暴露了我军发射阵地的位置,于是鬼子飞机不由分说的对发射阵地就是一通狂轰滥炸。好在我事先有所准备……”

        这也是周元凯这个飞行员任“高火”部队的指挥员的好处之一。

        他发射前就知道这些烟雾不可能能瞒得过鬼子飞行员的眼睛,于是先一步将不必要的人员和汽车撤离,只留下少数几个工作人员点火,甚至还事先挖好了藏身的掩体。

        于是,当鬼子飞机呼啸而来并投下炸弹时,“高火”部队其实已经撤离,只有几个躲在掩体内的工作人员受了些轻伤。

        “所有的发射架都被炸毁,无一例外!”周元凯说:“发射架长达48米,而且斜向上构架,如果不是我们选择的地形恰好符角度,只怕根本就无法伪装隐藏,很容易就被敌人发现!”

        原来,周元凯找到了一座坡度相对较为平缓的小山,并以这小山的坡面作为发射架基准发射角……发射角是多少对“高火”不是很重要,因为“高火”自身可以调节高度,只是要把这个发射角计算出来并对“高火”的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设定。

        周元凯这么做,就使原本会裸露在外的倾斜式发射架,全部沿着山体的坡面隐藏在植被里,于是就很难被鬼子的飞行员发现。

        但一旦发射冒出大量的烟雾,那这种发射架根本就来不急在敌人飞机赶来前拆除并带走。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